首页
Home
关于展会
About
市场前景
组织机构
参展范围
宣传推广
展商名录
展商中心
Exhibitors
参展预登记
参展流程
展位示意图
参展费用
重要日程
观众中心
Visits
参观预登记
展馆交通
参观时间
签证指南
高峰论坛
Forum
专题论坛
协办赞助
媒体中心
Media
行业新闻
展会新闻
媒体服务
合作媒体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展会新闻
11-30
2024
生物农药市场快速增长!中国绿色方案如何走向全球?
生物农药作为生物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重要体现,已成为我国新一轮农业技术竞争高地。未来,随着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持续推进与落实,中国生物农药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中国生物农药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生物农药产品不仅在登记数量上逐年递增,而且在种类上也实现了多元化,涵盖了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个领域。 从登记看,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2022 年,我国登记新农药有效成分53个,其中生物农药38个(生物化学农药12个、微生物农药24个、植物源农药2个),生物农药有效成分数量占新农药有效成分总数的71.7%;新农药产品97个,其中生物农药产品61个(生物化学农药14个、微生物农药43个、植物源农药4个),占比达到62.9%。 技术开发方面,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领域研究方向更加多元化,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应用潜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例如,RNA干扰技术(RNAi)已成为生物农药研究的新焦点,同时,免疫诱抗剂、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技术、天敌昆虫和高效微生物菌株的改造技术,以及昆虫信息素和性诱剂、微生物和植物源代谢产物的仿生合成技术等,都在迅速发展,为生物农药的创新和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生物农药生产企业超过260家,年产量约为14万吨,年产值约30亿元。在应用层面,我国生物农药年使用量已达8万吨左右,防治面积超过4亿亩,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产品出口至海外市场。 中国绿色创新农业解决方案:齐鲁制药、新朝阳的创新实践 研发生产企业是生物农药产业的核心,在生物农药产业链上中下游中具有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种植、产品应用功能。目前,中国生物农药产业已经孕育出一批像齐鲁制药这样在生物源植保产品拥有成熟产业链,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的优秀企业。还有成都新朝阳这样已经步入成熟期的、掌握多种核心技术并拥有成熟产品的农业生物技术企业。 齐鲁制药是生物源植保产品产能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阿维菌素、多杀霉素,甲维盐等原料药产品,还在制剂产品上实现了上下游联动协同发展奠定了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于2017年成功开发并商业化供应多杀霉素,在此类产品技术创新和生产供货等方面国内领先,产能超过1500吨。齐…
11-30
2024
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简析以及制剂品类趋势展望
今年是建国75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回顾总结中国农药75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远景,对于汲取以往成功经验教训,继往开来,实现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农药行业发展简析 (一)创新能力不足,无序追求产能扩大,导致过剩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农药产品主要以仿制为主,创制产品占比很低,主要是由于创制一个新产品门槛过高且具有一定风险使企业望而却步,因此我国农药创制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原创性分子靶标>10%,原创结构<20%,绿色清洁生产不及欧美70%,高效传递与安全评价等主要技术仍然被欧美主导。 2023年规模以上农药企业数量下降17%,利润下降62%;出口从1516亿元下降到1052亿元人民币,下降31%。原药行业投资新增产能180~220万吨,由于欧美对中国的打压及去中国化,使印度农药营收从9亿美元增长到100亿美元。 此外,原药生产企业遇到行业周期(产量严重供大于求,估计大于30%,固定资产10年以上才能回收,即使想退出也存在障碍),随着河北诚信、浙江新和成、扬农化工等重量级企业在农药板块加大投入,致使丙硫菌唑、氯虫苯甲酰胺、环磺酮等热点品种竞争更加激烈,原药企业生存越发困难,对未来何去何从感到迷茫困惑;由于受上游原药产能过剩及价格内卷影响,制剂企业平均毛利率也同步下降,不得不为未来发展而焦虑。 (二)农药行业创新特点及趋势 目前农药行业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新的生物技术引领,生物信息技术应用,多学科发展推进。创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型高效生物农药创制及产业化应用。以预防为主的生物农药在虫害发生前期和初期进行及时防控,虫害暴发期再与低毒化学农药协同使用治理,从而共同发挥作用,这将成为新一轮绿色防控鲜明特征。二是新型植物免疫调控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创制及产业化应用,将成为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三是RNA农药的开发应用。所谓RNA农药,也称RNA生物农药、核酸生物农药、核酸干扰素, 是一种干扰或抑制目标生物特定的基因转录的多核酸苷制剂。通过细胞工厂或无细胞合成的方法制备dsRNA,特异性靶向降解mRNA,干扰蛋白翻译,影响有害生物的正常生长。 近五年RNA农药兴起,是继化学农药发明、转基因作物种植后,病虫害防治的第三次变革,这意味着在未来病虫害防治上,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转基因作物和RNA农药将扬长避短,组合使用,将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一条全新的途径。 (三)种子、农药及生物制剂一体化将是大势所趋 …
11-30
2024
数字化农业时代:科技如何助力农资市场稳定?
在当今农业生产中,农资价格的波动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无论是种子、肥料还是农药,价格的涨跌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成本和收益。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农资价格的波动愈加频繁,给农民和农资经销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这种波动也可能蕴藏着新的机遇。本文将深入分析农资价格波动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帮助农民和经销商在不确定中寻求稳定。 一、背景信息 根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化肥、农药的价格普遍上涨,尤其是尿素和磷酸二铵的价格同比增长超过30%。这种价格波动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决策,也对农资经销商的库存管理和销售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例如,在山东汶上县,农民在春耕期间面临着氮肥、尿素等农资价格普遍上涨的困境。许多农民表示,价格的上涨让他们在选择农资时感到无比压力,生怕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经济损失。 二、核心内容 问题分析 价格波动的原因 国际市场影响:全球化的农资市场使得国内价格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例如,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化肥生产成本增加,从而推高了农资价格。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3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20%,直接影响了化肥生产的成本。 供需关系变化:随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农资的需求在春耕和秋收期间急剧增加,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上涨。以尿素为例,2023年春耕期间尿素的需求量增加了15%,导致价格上涨了10%。 政策因素: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环保政策等也会影响农资的价格。例如,绿色农资的推广可能导致传统化肥的需求下降,从而影响其价格。2023年,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绿色农资的补贴力度,导致传统化肥的价格波动。 价格波动的影响 对农民的影响:农资价格的上涨直接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影响了他们的收益。许多农民在选择农资时不得不缩减投入,导致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例如,山东汶上县的农民由于尿素价格上涨,不得不减少施肥量,导致小麦产量下降了5%。 对经销商的影响:经销商在面对价格波动时,往往需要调整库存策略,降低风险。然而,频繁的价格波动也可能导致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周转。根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的数据,2023年有30%的农资经销商因价格波动导致库存积压 解决方案 建立稳定的供应链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 1 页
共
3
条记录
10
条记录/页
微信咨询
扫码添加好友
联系电话
18905647885
返回顶部